扫码分享
泉源:宁夏日报宁夏水务投资团体承建了自治区中南部城乡饮水宁静工程,从基础上解决了西海固113.53万住民饮水宁静问题。图为在“伟大的厘革——庆祝革新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的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宁静水源工程的主要调蓄水库——中庄水库。12月9日,六盘山下白雪皑皑,薄冰围拢着一湾碧水,如处子一般静谧。
这是固原中庄水库的如画冬景。2016年10月8日11时50分,固原中庄水库总闸按钮开启,一股股洁净、宁静的自来水,流淌进中南部饮水难题群众家中。现在,凝聚着宁夏“四十年祈盼,百万人心愿”的民生工程——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宁静工程正式通水,113.53万西海固城乡群众终于离别用水难题。这项宁夏水利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庞大、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历经了40年的论证、立项、建设。
缺水,曾是宁夏中南部群众生存和生长的最浩劫题。年均降水量仅300毫米左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的1/23,百余万城乡群众常年用水未便,“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集雨饮水,远距离拉水”是西海固的“水史”。“缺水的日子过得真叫苦。”彭阳县红河镇徐塬村村民徐万喜说。
他家在塬畔上住,吃水获得塬底下深沟里去驮。一个往返一个多小时,还得个壮劳力随着牲口去装水。
有一年冬天,下雪路滑,他牵着毛驴去驮水,毛驴滑入深沟摔死。他像失去亲人一样失声痛哭,因为这头毛驴是他家最值钱的家当。西海固连着中南海。
1972年,周恩来总理委托有关人员在北京专门召开了西海固地域落实民族政策座谈会。吴尚贤等宁夏老一辈水利专家提出引泾济清方案:把水资源较为富厚的泾河水,通过截引的方式,穿山越沟,引到清水河,解决清水河上段部门地域农业生产用水和都会生活用水。
由于受其时历史条件限制,自治区提出了先建固海扬水工程,后思量引泾济清工程。随后,该工程进入计划论证阶段。
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生长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研究适度开发泾河水资源,抓紧开展固原地域城乡水源工程前期事情,合理计划和建设部门水资源调配工程”。2009年,自治区政府将该项目列为年度重点事情,第四次启动了宁夏中南部地域城乡饮水宁静水源工程项现在期事情,并将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审批。2009年至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宁夏中南部地域城乡饮水宁静水源工程列为重点管理建议,并一连来宁督办工程建设希望。
自治区把该工程作为解决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域群众饮水宁静的头号民生水利工程,多方协调,全力推进。2011年,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
2012年,工程全面开工。该工程将宁夏丰水区的泾河汛期富余水量调入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丰枯补济、南北调配,将泾河引水、扬黄水、当地库井水联调,实现水资源的综合使用和资源效益最大化。工程投资39.36亿元,包罗水源和连通工程两部门,水源工程将泾河水向北输送至固原市中庄水库。
连通工程则从水源工程末了中庄水库引水,借助1200公里管道、7座水厂、35座泵站及近5000座水工修建物,输水至4个受水县(区),与当地县城供水管网、农村饮水宁静工程连通,实现供水入户。2016年10月,中南部城乡饮水宁静工程正式通水。原州区、彭阳、西吉、海原4县区,44个乡镇603个行政村113.53万城乡住民饮水宁静问题获得基础解决。
如今,甘甜的泾河水流入徐万喜家里,再也不用劳力费心去沟里驮水吃,再也不用为下雪天驮水提心吊胆了。水龙头一拧开,清澈洁净的自来水就接到了锅里。院子里还留着一个水龙头,水龙头下面放着一个年久的水槽。
水槽里常有清水,那是留给鸡、羊羔以及喜鹊、麻雀等的饮水。在徐万喜心中,有自来水的日子,是如此的和谐优美。(记者 王玉平)。
本文来源:kaiyun官方网站-www.youkegf.com
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所奥大楼11号
Copyright © 2001-2023 www.youkegf.com. kaiyun官方网站科技 版权所有
开云(kaiyun)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网站备案号:ICP备83278060号-4